16.6 國內全球變遷研究面臨的問題

整體而言,國內學術界已投入相當的人力從事全球變遷相關研究,而且也已獲得初步的研究成果。全球變遷研究牽涉範圍極廣,需要跨領域的合作研究,不易有立竿見影的成果,面臨的問題極多,難度也高。國內的氣候變遷研究面臨的問題可從下列各方面來討論:

●研究尚在起步階段,基礎仍不夠厚實

國內的氣候變遷研究多仍處於起步階段,許多研究領域仍在建立各自的研究基礎,收集基本的本土資料。譬如,海洋通量研究以探討黑潮與東海陸棚交換過程為主;生態研究致力於臺灣生態系資料的收集;東亞季風研究探討現今季風的特性;大氣化學與輻射研究則量測溫室氣體的源與匯。這些基礎研究不見得立即與全球變遷有關,卻是臺灣發展本土環境變遷研究的必經之途。歐美國家在每一研究領域的基礎,平均而言,比臺灣厚實的多,基本資料也比較齊全。臺灣的情況自然不能與先進國家相比。畢竟,成功的全球變遷研究必須建立在厚實的基礎研究之上。

●氣候模擬及預測能力有限

由於多年來國內大氣科學研究多偏重天氣現象,氣候研究相對而言起步甚晚,研究基礎仍不夠厚實,成果也有限。國內的氣候模擬研究是近幾年才開始的研究工作,仍在發展與測試的階段。臺灣目前有三個全球大氣環流模式有潛力作氣候模擬,分別是臺大大氣環流模式 (NTUGCM),中央氣象局的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模式,以及中央大學引進的CCM2。前二個模式為國內自行發展,其中臺大大氣環流模式已作過多次的氣候模擬,中央氣象局的全球模式則尚未進行長期且有系統的氣候模擬。CCM2為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發展的“社區氣候模式”第二版(Community Climate Model),使用者多將之當成“黑盒子”使用,甚少改變模式的架構。氣候模式全世界有三、四十個之多,每一個模式皆有其優缺點,模擬氣候的能力也不一。截至目前為止,尚無任何一個模式,被公認為最佳氣候模式拔得頭籌。因此,我們尚無法只使用某一個“完善”的氣候模式來模擬或甚至預測臺灣未來的氣候,而不從事模式的發展工作。

臺灣面積小而且地形陡峭,許多氣候模式根本無法解析,頂多以一、二個格點代表。因此,目前的氣候模式頂多只能模擬東亞氣候(而且可能不太準確),對更小的空間尺度則力有未逮。這當然不只是臺灣的問題,任何想要模擬區域氣候的研究都會遭遇同樣的問題。最近的研究方向為利用區域模式來模擬較小區域氣候的複雜變化。與全球氣候模式相比,區域氣候模式的發展仍是方興未艾,能準確地模擬區域氣候特性的例子仍舊不多。發展區域氣候模式的難度比全球氣候模式更高。首先,區域氣候模式不能單獨運作,必須靠全球模式不斷提供邊界條件。如果只是模擬已發生的現象,我們可利用觀測資料作為邊界條件,因此模擬成功的機率較高。如果是預測未來氣候,許多問題接踵而至。譬如,全球氣候模式對未來氣候的預測仍有顯著的不確定性,區域氣候模式的邊界條件取自全球氣候模式的預測,其預測的區域氣候的不確定性與可能的誤差必然更大。

●跨領域研究有待加強

如前所述,氣候變遷研究需要各領域之間的合作研究。譬如,一個較完整的氣候模式必須考慮大氣、海洋、陸地三個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。因此,發展氣候模式就需要大氣、海洋、植被、土壤等方面的研究人員。我國十分缺乏跨領域的合作研究,大氣與海洋有一些合作計畫,但是多屬於觀測或實驗性質,實際的合作研究仍有待加強。

●整體的長期研究發展策略

全球變遷研究日新月異,發展十分快速。因此,與國際大型研究計畫保持密切聯繫是提昇國內變遷研究的方法之一。國內對外的聯絡管道主要是透過「國際地圈生物圈計畫」( International Geosphere Biosphere Programme; IGBP ),國內參與的IGBP核心計畫有10個之多。不可諱言的,國內有些整合計畫是為因應IGBP核心計畫而設立。國內變遷整合研究計畫是否必須與 IGBP核心計畫維持一對一的對應關係,值得深思。誠然,IGBP核心計畫皆為與全球變遷密切相關的議題,有其必要性。但是,以台灣有限的人力及物力資源,我們是否有能力從事每一項研究?我們應該自問台灣的觀點是什麼?氣候變遷相關議題的優先次序為何﹖如果,國內沒有自己的觀點就很難擬出整體的、長期的研究發展策略。我們將永遠處於被動的地位,永遠在因應國際的研究趨勢。此種狀況下成立的整合研究計畫,可能倉促成軍,而未能提出較完善的研究構想及方法,也無法網羅最合適的人才參加。 倉促成軍的計畫也可能雷聲大雨點小,逐漸凋零。


<回地科教室> <往上一節><往下一節> <回目錄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