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.4 結語

水能載舟也能覆舟; 氣候變化能宜人也能害人。「人定勝天」的觀念,是過去人類生存及科技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,但是歷史不斷的證實,那是個錯誤的觀念。如何將人類的生存納入大自然的運作與之共存互惠,才是正確的做法。

人類近百年來的快速發展,對環境的破壞已然形成。而大自然宛如一生命體隨遇而安,已然自我調適,改變氣候的運作。我們不確知大自然改變了多少,以及未來將改變多少,但是我們確知人為的氣候變遷是可能發生的。我們應採取何種策略﹖最直覺的反應是適應及防治。越富裕、科技越發達的社會,適應能力越強。但是放眼世界,這樣的國家畢竟是少數。當許多國家的人民仍處於「但求生存」的生活條件,何來適應能力?

即使是已開發國家,適應能力也並非無窮。或許未來將出現全新的綠色科技可以解決許多問題,就像二十世紀的科技發展,防止了馬薩爾斯預告人口膨脹可能帶來的災禍。唯人類是否有足夠智慧發展出完全無害於大自然的科技,而不致重蹈覆轍,則是更大的挑戰。譬如,目前的科技已能製造使用氫燃料的引擎。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,也不會產生二氧化碳、氮氧化物等污染物,似乎是理想的21世紀燃料。但是,它產生的水汽也是溫室氣體,更是水循環中的要角。大量是用這種引擎,對氣候也可能造成影響。

在期待新科技的同時,防治是另一必然的方法。影響已造成,徹底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是,人類的生活型態必須做急劇的改變。這當然是不可能的。這不僅對「但求生存」的未開發國家的人民而言是殘酷的要求,即使富裕如美國也不可能辦得到。但是,適度的防治是必須的。

意識到大自然反撲的潛在危險性,環保意識在國際政治競技場也逐漸抬頭。在過去幾年中,世界各國相繼簽署了許多環保公約( 見第一章)。這些公約是否能夠履行仍有待觀察。因為任何環境保護公約多多少少會損害到某些國家的利益。要所有已開發、開發中、以及未開發國家同時遵守公約,事實上是十分困難的事情。譬如,美國與英國一直抗拒其他國家的壓力,直到近幾年才採取嚴格管制措施以解決跨國的酸雨問題。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擬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,截至1997年的今天,世界各國仍未能達到共識。如何提出一完善辦法以控制人類對環境的衝擊,同時又能兼顧開發中及未開發國家所需的經濟發展,似乎是世紀末的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。


參考資料

姜善鑫,1991:台灣的暴雨洪水。防災科技通訊,第9卷第4期,49-53。

威爾森著,金恆鑣譯,1997:繽紛的生命。天下文化出版,515頁。

Brown, L. R., C. Flavin, and H. Kane, 1996: Vital Signs: The Trends That Are Shaping Our Future. Worldwatch Institute, New York, 169pp.

Brown, L. R., M. Renner, and C. Flavin, 1997: Vital Signs: The Environmental Trends That Are Shaping Our Future. Worldwatch Institute, New York, 165pp.

Brown, L. R., C. Flavin, and H. French, 1997: State of the World 1997. Worldwatch Institute, New York, 229pp.

Glantz, M. H., 1994: Drought follows the plow.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Cambridge, 197pp.

Kemp, D. D., 1994: Global Enviromental Issues: A Climatological Approach. Routledge, London, 224pp.

Kogan, F. N., 1997: Global drought watch from space. Bull. Amer. Meteor. Soc., 78, 621-636.

Ruckelshaus, W. D., 1989: Toward a sustainable world. Scientific American, special issue, "Managing Planet Earth", September.

Silver, C. S., and R. S. Defries, 1990: One Earth, On Future. National Academy Press, Washington, D. C., 196pp.

Willams, M. A., J., and R. E. Balling Jr, 1996: Interactions of Desertification and Climate. Arnold, London, 270pp.


<回地科教室> <往上一節><往下一章> <回目錄>